辽宁省葫芦岛市龙港区龙程街8号楼 14612474671 postwar@mac.com

媒体报道

杨瀚森新赛季定位:第三中锋待命,罗威缺阵或成崛起契机

2025-07-22

角色定位:第三中锋的挑战与机遇

2025 年 NBA 选秀大会上,中国球员杨瀚森以首轮第 16 顺位加盟波特兰开拓者,成为继姚明、易建联之后第三位首轮登陆 NBA 的中国球员。这位身高 2.18 米的年轻中锋,在夏季联赛中展现出了令人眼前一亮的表现 —— 场均 10.8 分 5.3 篮板 3.8 助攻 2.3 盖帽,其中传球视野和护框能力尤为突出,被教练组评价为 “具备改变比赛节奏的潜力”。然而,新赛季他在球队中的角色定位却略显尴尬:根据开拓者队记 Mike Richman 的解析,杨瀚森暂时仍是队内第三中锋,排在克林根和罗威之后。

这一角色定位背后是球队的战略考量。克林根作为上赛季的首发中锋,凭借 26-28 分钟的稳定出场时间占据主力位置,而罗威尽管因膝盖手术恢复需要严格控制上场时间(场均约 12-14 分钟),但其防守威慑力和挡拆顺下效率仍是球队内线的重要补充。不过,这种看似固化的轮换结构实则暗藏变数。克林根上赛季有 12 场比赛犯满离场,且多次因防守挡拆时脚步问题被提前换下;罗威则因膝盖伤病隐患,背靠背比赛大概率休战,甚至单场出场时间超过 15 分钟就存在风险。这些细节意味着,杨瀚森的上场时间并非 “碎片式” 的边缘角色,而是藏在阵容缝隙中的关键拼图。

罗威缺阵:杨瀚森的机会窗口

罗威的伤病历史堪称开拓者内线的 “定时炸弹”。自 2023 年左膝手术以来,他的右膝在 2024 年直接报销,球队医组明确表示 “每场超过 15 分钟风险值飙升”。上赛季他因伤缺席了 17 次背靠背比赛,更衣室常备冰袋,助理教练赛前甚至需要蹲下来摸他膝盖询问状态。这种谨慎的使用策略,客观上为杨瀚森创造了稳定的机会窗口:当罗威因膝盖不适休战时,杨瀚森将直接晋升为第二中锋;而当克林根陷入犯规麻烦或防守失位时,他也需要及时顶防。

更值得关注的是,杨瀚森的技术特点恰好能填补罗威缺阵后的战术空白。罗威的优势在于篮下爆发力和换防灵活性,但杨瀚森在高位策应和传球视野上更胜一筹。夏季联赛中,他场均 3.8 次助攻的表现甚至超过部分后卫,尤其是在挡拆后能精准找到外线射手或顺下队友。这种 “中锋指挥官” 的特质,让他在罗威无乐鱼体育官网法上场时能有效串联进攻,避免球队陷入阵地战僵局。

技术特点:防守端的关键作用

杨瀚森的技术特点呈现出鲜明的两面性。优势方面,他的传球能力在中锋中极为罕见 —— 夏季联赛中多次上演高位策应妙传,甚至单场送出 5 次助攻,这种能力让他成为球队战术多样性的重要支点。护框方面,他场均 2.3 次盖帽的数据印证了其篮下威慑力,尤其是在收缩防守和协防补位时,身高臂长的优势能有效限制对手突破。此外,他的挡拆顺下终结效率(CBA 顺下命中率 74%)与亨德森、夏普的突破形成互补,符合开拓者强调快速转换的战术风格。

杨瀚森新赛季定位:第三中锋待命,罗威缺阵或成崛起契机

但短板同样明显。力量和体能不足是他现阶段最大的瓶颈:夏季联赛中低位进攻因力量不足难以对抗强壮内线,多次出现被对手顶出进攻位置的情况。横移速度偏慢的问题也在挡拆换防时暴露无遗,面对机动型后卫时容易被针对。为此,开拓者的力量教练已为他制定了增肌计划,目标是在新赛季前增加 10 磅肌肉,同时提升耐力以适应 NBA 的比赛强度。

未来展望:潜力与成长空间

尽管现阶段面临诸多挑战,杨瀚森的未来仍被广泛看好。开拓者教练组在夏季联赛后明确表示,他已展现出 “超出预期的即战力”,尤其是在防守沟通和战术执行上的成熟度令人惊喜。比卢普斯教练特别提到:“他的传球和竞争意识是无法通过训练获得的天赋,这让他在任何体系中都能找到立足之地”。

从长期来看,杨瀚森的成长轨迹可能类似于 “弱化版约基奇”—— 凭借策应能力和战术理解力成为球队战术核心,同时通过力量训练提升对抗能力。夏季联赛中,他面对鹈鹕双塔时的表现已初现端倪:面对米西和奎因的包夹,他能冷静分球给外线射手,同时利用身高干扰对手投篮。这种 “以智取胜” 的风格,或许能帮助他在 NBA 的内线竞争中找到独特定位。

结语:等待绽放的内线新星

对于杨瀚森而言,新赛季的角色定位既是挑战也是机遇。作为第三中锋,他需要在有限的上场时间内证明自己值得更多机会;而罗威的伤病隐患,则为他打开了通往轮换阵容的大门。正如队记 Mike Richman 所言:“他的上场时间可能比预期更多,因为开拓者需要在克林根和罗威之外找到可靠的内线答案”。无论是背靠背比赛的关键时段,还是主力中锋陷入犯规麻烦的紧急时刻,杨瀚森都需要做好准备,将夏季联赛中展现的潜力转化为常规赛的稳定贡献。中国篮球的新一代内线希望,或许正在等待这样的契机,在 NBA 的舞台上绽放光芒。